聚焦兩會:電子元器件產業的提案熱點與未來發展
在2025年全國兩會上,電子元器件產業成為代表們熱議的焦點之一。作為現代科技的核心基礎,電子元器件的發展水平直接影響著我國科技產業的自主可控與國際競爭力。人大代表們圍繞產業升級、技術創新、人才培養等關鍵問題提出一系列提案,為我國電子元器件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指明方向。本文將盤點這些提案,探討其對產業發展的深遠意義。
產業升級與生態構建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振華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肖立書提出要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構建電子元器件產業生態鏈。具體措施包括加快推進電子元器件產業升級,打造自主安全、門類齊全、水平一流的電子元器件產業基地,解決自主發展和產能瓶頸問題;推進貴陽沙文、黔西南州義龍電池材料產業升級工程,提升產能,鞏固行業頭部地位;推進貴陽振華集成電路產業中心和成都芯谷高端集成電路研發及產業基地建設,提升國家供應鏈安全能力。
科技研發與創新突破
科技研發是電子元器件產業發展的關鍵驅動力。全國人大代表、中航光電董事長郭澤義建議在國家層面推動制定高端元器件產業長遠發展規劃,清晰界定產業鏈電子設備的國產化路徑,統籌推動國內電子設備廠商加快國產中高端元器件的選型和應用。他還提出針對高端元器件關鍵技術及其推廣應用,給予財稅優惠、資金補助等政策支持,引導企業聚焦高端元器件產品技術,實現重點突破和全面發展。此外,全國人大代表、中信重工董事長武漢琦強調要強化國產高端工業控制器與國產化操作系統的深度、全面適配,構建全面國產化的高端工業控制器產品。
人才培養與引進
人才是電子元器件產業發展的核心要素。肖立書代表提出要以市場化薪酬、多元化激勵等匯聚高層次人才,持續豐富完善中長期激勵方式,在人才的“引育用留”方面狠下功夫。中航光電董事長郭澤義也強調了人才的重要性,建議通過政策引導和資金支持,吸引和培養更多高端元器件領域的專業人才。
產業協同與生態完善
全國人大代表、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提出加快推進我國認知智能大模型建設,支持人工智能國產軟硬件技術底座研發。這表明在電子元器件領域,需要加強與其他前沿技術如人工智能的協同創新,打造更加智能化、高效的電子元器件產品。同時,全國人大代表、58同城CEO姚勁波指出在數字中國的大背景下,房地產行業也需要將新的技術與傳統地產相融合,實現數字化的流程再造。這說明電子元器件產業的發展也需要與傳統產業的數字化轉型相結合,形成更加完整的產業生態。
政策支持與市場引導
政府政策支持對電子元器件產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全國人大代表、廣汽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馮興亞建議從政策層面加快引導產業轉型,推動“卡脖子”及高端芯片的研發及應用,并加大政策刺激力度,在芯片的研發端、應用端及汽車消費端等多方面研究和出臺針對國產芯片全產業鏈條的鼓勵措施。此外,全國人大代表、徐州博康信息化學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傅志偉表示,要加快半導體行業國產化步伐,提升中國半導體產業整體水平,奮力打造半導體產業“芯”高地。
電子元器件產業的發展之路,雖充滿挑戰,但亦蘊含無限機遇,以上提案不僅反映產業發展的迫切需求,更彰顯國家對電子元器件產業的高度重視和戰略部署。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在企業和科研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我國電子元器件產業必將在未來實現更大突破,為科技強國建設奠定堅實基礎,為全球科技發展貢獻更多中國智慧和力量。
上一條: 廣東發力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