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光電子與臺大團隊研發出石斑魚專用LED燈
全球排名靠前的LED光電制造商億光電子與臺灣大學水產研究所王永松教授團隊合作,為石斑魚開發了一種特殊的LED燈。減少石斑魚片中的食物殘留并減少損失。它占魚苗的 40% 以上,并且已成功將養殖魚苗的成活率提高了一倍。
臺灣被稱為石斑魚王國,年產量超過2萬噸。根據2018年漁業部統計,臺灣石斑魚產量達到新臺幣50.9億元。繁殖率只有 0 到 20%,這是目前難以克服的瓶頸。
石斑魚苗殘食是養殖戶目前面臨的最困難的困境。孵化后 20 至 60 天,石斑魚相互損害,攻擊小型患病物種并殺死兩個魚苗。這很嚴重。目前,超過 50% 的魚苗丟失。
以前,為了提高產卵率,石斑魚魚苗必須手動篩分并分成不同的魚大小,篩分至 3-5 磅。此操作必須每 2-3 天重復一次。篩選過程不僅僅消耗人力資源。篩選過程還會損傷幼苗的體表,造成魚的緊迫感,加劇了石斑魚病毒爆發的可能性。
億光團隊近期將照明延伸至畜牧業、水產養殖等有機農業應用,將全光譜LED波長調節技術應用于家禽、魚蝦養殖業,有效減少殘留。根據臺灣大學王永松教授團隊的研究結果,特殊燈照射下的成活率可達85%,而自然光組的成活率僅為65%。研究發現,暴露在特定波長光下的魚的殘留食物率較低。與其他波長的光源相比,也體現了更高的成活率。飼養員說:“一旦魚苗生長緩慢,但它們也會引起其他疾病并最終相互蠶食,以減少魚苗剩余的食物并阻擋田間所有光線。安裝專用燈后,損失煎炸明顯減少,操作變得更簡單。”
使用技術增加水產養殖收入,創造一個對水產養殖和環境都有利的局面。在水產養殖中利用光作為技術發展或預防性抗病具有許多優點。該技術減少了因非接觸殘留食物而造成的石斑魚苗損失。使用起來既簡單又安全,可防止因體表受傷而導致拉伸。它降低了疾病風險,同時降低了人工篩查的勞動力成本。未來也有可能擴大將其他水產養殖品種的殘留物應用于其他品種的可食用幼苗的潛力,增加漁民的收入,為臺灣水產養殖業帶來新的成功。
上一條: 受益新產品,億光8月營收年增16.93%
下一條: 臺灣億光產品